![控糖穩定後竟自行停藥 結果以洗腎收場](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www.healthnews.com.tw/upload/1469634321716552475.jpg)
控糖穩定後竟自行停藥 結果以洗腎收場
延伸閱讀:
控糖穩定後竟自行停藥 結果以洗腎收場
延伸閱讀:
忌口+改變生活作息,可改善胃食道逆流。
七種天然抗癌烹調香料及草本植物
(1)生薑
生薑具有多種形式種類,可直接整根新鮮使用、也可磨成薑粉、或是做成薑糖等。生薑除了可用來做為烹調料理的香料之外,也廣泛用於一般輕微疾病的治療,例如 : 感冒、便秘等,甚至對於癌症治療期間所產生的胃部不適也有舒緩效果。
(2)迷迭香
迷迭香是一種針狀葉子的地中海草本植物,為良好的抗氧化劑來源,它常常做為意大利料理的主要調味料,普遍用於湯品、蕃茄醬、麵包和高蛋白食物 : 如家禽、牛肉或羊肉等以添加風味。迷迭香也有助於排毒、味覺改變、消化不良、腸胃脹氣等消化問題以及食慾不振的改善。試試看喝迷迭香葉子茶,每天最多3杯,將可改善以上問題。
(3)薑黃
薑黃屬於薑科植物的一種,其根莖所磨成的深黃色粉末為咖哩的主要香料之一。薑黃的主成分薑黃素具有醫療保健功效,已證實可抗氧化、消炎、延緩癌症惡化。目前科學家正在研究薑黃素可否預防及治療一些癌症,如大腸癌、攝護腺癌、乳癌及皮膚癌,經實驗及動物觀察研究後發現效果良好,但尚未確認是否可用於人體。
(4)辣椒
辣椒含有辣椒素,可緩解疼痛,但千萬不可直接將辣椒塗抹於疼痛的皮膚上,否則皮膚會產生極不舒服的灼傷 ; 因此若有任何疼痛不適,可請求腫瘤科醫師或主治醫生開些辣椒素軟膏,對於癌症手術造成的神經性疼痛也有相當好的治療效果。辣椒雖然辛辣,但研究顯示食用少量的辣椒確實可改善消化不良問題。
(5)大蒜
大蒜可作為調味料亦可入藥,對於人體健康有極大的幫助。一些研究發現,增加大蒜攝取量可降低胃、大腸、食道、胰臟、乳房等罹癌風險 ; 大蒜亦有助於排毒、提昇免疫系統功能、並且降低血壓。
(6)薄荷
數千年來薄荷一直被用做為消化方面的處方,它可減輕脹氣、消化不良、痙攣和腹瀉問題 ; 薄荷似乎能夠平靜胃部肌肉、改善膽汁的流動,使食物能更快地通過胃。若是癌症或治療導致胃部不適,可試著喝杯薄荷茶,但記得在水滾後才放入薄荷葉 ; 薄荷也可舒緩喉嚨痛,因此也用於緩解因化療和放射線治療所造成的口腔潰瘍。
(7)洋甘菊
洋甘菊可改善睡眠品質,若有睡眠問題,建議可於就寢前喝一杯濃郁的洋甘菊茶。另外,某些專家認為洋甘菊可預防和治療化療及放射線治療造成的口腔潰瘍,若是腫瘤主治醫師不反對,建議可用冷卻的洋甘菊茶沖洗和漱口。
參考資料:7 CANCER-FIGHTING CULINARY SPICES AND HERBS
延伸閱讀:
常被身邊的親朋好友虧健忘嗎?為什麼別人可以把雜事記得清清楚楚,偏偏你的記性像魚類一樣數秒即忘?還被人笑:「移植了多莉的腦袋」,聽在耳裡實在是又好氣又好笑。
其實,專家說過,鍛練大腦要從平日開始做起,並記住這些八大「武功祕笈」:「吃早餐」、「勤閱讀」、「玩遊戲」、「學技能」、「多運動」、「吃對食物」、「練專注」、「多睡覺」。
一、吃早餐就是「補腦」:空腹最傷腦,早餐,要把自己當成皇帝,吃得營養又豐盛,一天的活力泉源就是來自早餐,腦力的提升也是。
二、多閱讀、當文青:閱讀,不但能增長智識、培養高貴的氣質談吐,也能自然養成不分心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真的可以提升腦力。
三、玩益智遊戲,強迫動腦:有競賽目的的益智遊戲,可鍛練大腦的突觸神經,訓練自己對自己下指令,或對別人下指令,下指令或接受指令過程中,讓注意力在「高度集中」與「高度分散」間快速躍動。
四、培養新技能:吳淡如曾建議年輕人,30歲以後,每年學一樣新東西;瑞典學者研究更建議,不要讓自己習慣處在安逸的生活中,愈是不會的技能,愈要強迫自己去學習挑戰,像是語文、音樂、手工,或者以前沒有從事過的運動,不但能使腦力增強,也能增加專案企畫的實力,甚至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提升。
五、做運動,肢體、腦部都在動:專家表示,運動的時候是身體與腦部都在動,而且還能增加腦含氧量,促進血液循環。
六、植物性蛋白質不可少:綠藻、豆製品都有優質植物性蛋白質,而且綠藻的植物性蛋白質含量高達60%,還含有核酸、葉綠素、維他命B12,適合當成提升記憶的補充品。
七、養成專注力,不分心:曾有學者指出,大腦需要8秒時間形成片段記憶,因而不妨訓練自己一心一用,一次只處理一件事情,A案處理完後,再處理B案。很多忘東忘西的人,都是同時間做好幾件事,例如講電話時玩手機、一邊開門一邊整理包包、一邊穿衣服一邊看電視...等,都是不良示範。
八、睡覺皇帝大:賓州大學的科學家研究指出,睡眠不足對記憶力是一種傷害,如果像電視廣告一樣,「一天只睡一小時」,絕對是錯誤示範,因為只要一個晚上睡眠品質低落,對記憶力都可能造成永久性風險。
本文摘自 2016/9/25 中央通訊社 記者韓婷婷報導
延伸閱讀:
三酸甘油脂飆升 如何擺脫油血人生?
延伸閱讀:
習慣 | 只喝酒 | 只抽菸 | 只嚼檳榔 | 喝酒+嚼檳榔 | 抽菸+嚼檳榔 | 喝酒+抽菸+嚼檳榔 |
---|---|---|---|---|---|---|
高出常人罹患 口腔癌之機率 |
10倍 | 18倍 | 28倍 | 54倍 | 89倍 | 123倍 |
癌症種類 | 篩檢對象 | 篩檢方式 | 篩檢頻率 |
---|---|---|---|
口腔癌 | 30歲以上吸菸或嚼檳榔民眾 | 口腔黏膜檢查 | 2年1次 |
大腸癌 | 50-74歲 | 糞便潛血免疫法檢查 | 2年1次 |
乳癌 | ★45-69歲女性 ★40-44歲具乳癌家族史之高危險族群 |
乳房X光攝影 | 2年1次 |
子宮頸癌 | 30歲以上的婦女 | 子宮頸抹片檢查 | 每年1次 |
延伸閱讀:
夜市裡的雞排片片熱賣,薯條和洋芋片也讓人一個接著一個吃,金黃酥脆的外皮加上陣陣香氣,許多人都抵擋不住油炸食品的誘惑,但吃下去的不只是使人發胖的油脂,還會吃下可怕的致癌化學物質!
變質的油脂
營養師程涵宇指出,如果油經過連續高溫(190~200℃)油炸6小時,油脂會開始劣化,會發生氧化、異構化、水解、熱分解與聚合作用,油的外觀看起來顏色變深、黏稠度變大、泡沫變多等現象,這個時候所釋放的化合物會增加神經退化性疾病及各種癌症的風險,因此飲食中含高油或是含經高溫處理的油炸油時,均容易提高動物體結直腸的病變或癌化之機率。另外,油炸的過程會將食物中原本穩定的脂肪轉變為反式脂肪,使心臟病風險大幅提升。
油炸澱粉更毒!
2002年,瑞典科學家首度發現如果以高溫150℃以上的油油炸或烘烤澱粉類食物,例如麵包、蕃薯、芋頭、馬鈴薯(尤其是炸薯條)等,會產生大量丙烯醯胺(acrylamide)。丙烯醯胺是飲用水淨化的微量殘留物質,常用於處理工業廢水、製助劑、土壞調節劑。丙烯醯胺會影響雄性動物的生殖力,而國際癌症中心根據各項研究報告,將丙烯醯胺列為「可能引起癌症物質」,世界衛生組織 (WHO) 並於針對飲水中的丙烯醯胺訂定最高含量標準是0.5ppb(ppb,十億分之一)。
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 ( FAO/WHO ) 更在2005年的聯合專家會議中指出,常攝取含丙烯醯胺的食物可能會引起基因突變,這種化學物質在動物實驗被證實是致癌物質。而目前有7000種以上的食品中存在著丙烯醯胺,日常常見的洋芋片、薯條、油條、燒餅、泡麵、沙琪瑪、方塊酥、麻花等食品中,均可發現它的存在,其中洋芋片和薯條的含量是水中標準的數百倍,專家發現這種濃度可能使人產生腫瘤。
蔬果五七九拒癌上身
茯加力藻
營養師程涵宇提醒,油炸食物本身熱量及脂肪都偏高,對健康早就大大扣分,加上致癌物質的危害,是名符其實的「垃圾食物」!所以可以不吃就不要吃。建議烹調食物多用蒸、煮、滷等少油的方法,一天吃兩碗蔬菜一碗水果並加上排毒運動(如每天快走一小時),把握這些原則,就能大大減少癌症上身的風險。
有排便問題困擾的人,也容易連帶影響睡眠品質。開業營養師趙函穎表示,臨床上常見有不少患者是因為排便困難,造成腸道不適,而影響夜晚睡眠狀況,包括難以入睡或是容易醒來。平常應注意避免吃過於油膩的食物,以免加重腸道負擔,並應配合多攝取高纖食物。
營養師趙函穎表示,便祕問題通常是因為腸道的好菌較少,而壞菌較多,造成排便困難。許多人睡前吃消夜喜歡吃像是鹽酥雞、雞排等油炸品,更容易造成消化不良。通常含油脂較高的食物,除了熱量較高,睡前吃容易產生肥胖問題,也因為消化需要較長的時間,因此會加重腸胃道負擔,容易讓睡眠所需的入睡時間往後延。
想要改善排便困難造成的睡眠問題,高纖豆漿是不錯的選擇,可以幫助改善排便。此外,豆漿含有大豆異黃酮,對於更年期婦女,也有舒緩不適,幫助入睡的功效。另外,香蕉也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對於排便也有幫助,建議1天吃1根。
趙函穎營養師建議,還可多補充富含膳食纖維蔬菜的蔬菜,像是可以多吃黑木耳、玉米筍、綠花椰菜,還有菇類,如杏鮑菇、鴻喜菇、香菇都富含膳食纖維。尤其天氣熱也很適合吃涼拌黑木耳,可加上一些洋蔥,補充抗氧化素。平常也要注意多喝水,1天喝至少2000c.c.~3000c.c.份量,分多次補充,幫助改善排便。
延伸閱讀
到了50歲,大多數婦女都知道該花更多心力投資自己的健康。根據美國「Today」報導,即使大多數的中年婦女都知道均衡飲食,適度運動的重要性,多數的中年婦女在健康上,仍常犯下以下6個錯誤。
1. 忽視心臟疾病: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研究顯示,心臟病是女性的頭號殺手,年齡越大,風險就越高。雖然停經後不會造成心臟病,但很多生活上的壞習慣對心臟都有影響,像是吸菸、肥胖、缺乏運動。
近日,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指出,女性的心臟比他們實際年齡大五歲,如果一名女性有高血壓,她心臟的年齡會比她實際歲數大了18歲,但是,適度運動和良好的飲食習慣可以控制,甚至改善這個情形。
2. 忍受更年期帶來的不適:中年婦女往往認為她們必須學會和更年期的症狀共存,如潮熱、睡眠困難、陰道及泌尿等症狀。北美更年期協會臨床實驗發現,認知行為治療(包含放鬆技巧、學習如何正面看待更年期、睡眠策略)可以減少潮熱的嚴重程度。
3. 停止性行為:性生活的頻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但是,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一項調查顯示,性行為能改變更年期造成的賀爾蒙劇變,如果發生陰道乾澀和潛在的性交疼痛,可用潤滑產品輔助。臨床性學家凡柯克(Kat Van Kirk)表示,女性必須記得,「性」對我們的身體和心靈有極大的好處,可以改善骨盆肌肉的張力,健康陰道組織,以及維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4. 誤認體重一定會增加:因為更年期導致肌肉和賀爾蒙的改變,年齡增長可能使你的體重增加,生殖內分泌學家芭芭拉(Barbara Soltes)建議,婦女必須更努力維持適當的體重,保持健康,比如一周五天,一次至少30 分鐘的運動就可以維持身體的體重。
5. 忘記生活的「目的」:目的可以讓生活充滿活力,許多中年婦女也許兒女已長大,也許已從職場退休,往往對生活不再有所期待,研究指出,對生活充滿意義與正向思考的婦女,在健康上,不論生理或是心理,都健康得多。
6. 錯過該有的檢查:中年婦女必須定期做各種檢查,如血糖,子宮頸,乳房抹片及乳房攝影等,都是必須定期做的檢查,記得,及早檢查,及早治療,是保護健康的不二法門。
延伸閱讀:
單側耳鳴 竟是聽神經瘤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