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氣泡水減重? 專家:喝水最實際

氣泡水是水加二氧化碳的結合,對減重並無直接的幫助,主要還是其中的水分使人增添飽足感,以及促進新陳代謝。

不少人不喜喝白開水,因其沒味道,而若喝飲料又怕發胖、不健康,氣泡水有碳酸飲料刺辣的彈跳口感,成了現今很多人的選擇。網路上流傳喝氣泡水好處多,不僅能加速腸胃蠕動,同時也能促進新陳代謝;此外更被不少減重族視為甩肉利器。

喝水好處多 氣泡水徒增口感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蕭敦仁表示,氣泡水是水加二氧化碳的結合,對減重並無直接的幫助,主要還是其中的水分使人增添飽足感,以及促進新陳代謝;而若是有胃食道逆流、胃脹氣者,並不建議餐前飲用喝氣泡水,以免讓脹氣、胃食道逆流的情況更加嚴重。

正餐前喝水助減重 維持體重從計算每日所需熱量開始

蕭敦仁理事長提到,根據2011年美國維吉尼亞科技大學研究,把減肥班的人分成兩組,一組在飯前30分鐘被要求喝500c.c的水;另一組受試者則不強調喝水,在經過3個月的試驗發現,在正餐前喝水的受試者比沒喝水的受試者平均體重多減了2.1公斤。

蕭敦仁理事長說,若是想減肥的民眾,應先計算出自己一天需要多少熱量,以自己的體重乘以30;舉例來說,若體重為70公斤,想維持目前的體重,每天攝取的熱量應限制為2100大卡;若想減重,則應減少攝取500大卡。

想要減重 有恆心少吃、多動、是關鍵 

蕭敦仁理事長強調,想減重者以每日少攝取500大卡的模式進行,一個星期約可減重0.5至1公斤,一個月內約可減重2至4公斤,屬身體可承受的範圍;但若是以不當的手法減重,恐是瘦到身體的水分,建議減重還是應均衡飲食,並遵循碳水化合物5:脂防3:蛋白質2的攝取食物比例原則,且養成少吃、多動的習慣,才是維持窈窕身材的秘訣!

延伸閱讀:

葉黃素蜂王乳超視王台灣綠蜂膠磷蝦油維力康PPLS

goodreput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癌愛挑女性下手 早期發現存活率高達9成

甲狀腺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若出現脖子快速腫大、聲音沙啞,或呼吸困難等症狀時,應進一步就醫以早期診斷。

根據國健署104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甲狀腺癌排名第九,好發於女性,男女比為1:3,且以20至40歲女性居多。許多人聞癌色變,一旦被宣判罹患癌症,就好像等於被宣判死刑,因此而鬱鬱寡歡,甚至什麼也不想做,虛度光陰;其實,甲狀腺癌只要早期發現,及早進行治療,絕大部分都是可以被治癒的。

甲狀腺癌多無症狀 甲狀腺功能異常與罹癌關聯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張鈞鎧表示,甲狀腺癌與遺傳及後天環境有關(多數甲狀腺癌並無家族病史),其多好發在女性身上,但初期症狀並不明顯,若出現脖子快速腫大、聲音沙啞,或呼吸困難等症狀時,應進一步就醫以早期診斷。

張鈞鎧醫師指出,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低下與罹患甲狀腺癌並無直接關聯,但若有甲狀腺慢性發炎的人,則可能有較高甲狀腺癌之風險。

甲狀腺癌存活率高 定期追蹤莫輕忽

張鈞鎧醫師強調,一般甲狀腺癌多以手術治療為主,與一般癌症相比其預後良好,5至10年的存活率可高達9成;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甲狀腺癌的患者在術後常會擔心食用十字花科的蔬菜會導致甲狀腺腫大或功能不足,但若以甲狀腺全切除的患者而言,已無殘存甲狀腺而須長期甲狀腺素補充,因此影響不大,但局部切除甲狀腺的患者則需注意。

張鈞鎧醫師說,大部分甲狀腺腫大為良性腫瘤,所以發現甲狀腺結節或腫瘤不需要太緊張;但若有癌症家族史、生活在有輻射或暴露在放射線環境中者,都屬罹患甲狀腺癌的高風險族群,應定期接受甲狀腺超音波檢查。

延伸閱讀:

台灣綠蜂膠葉黃素蜂王乳超視王磷蝦油維力康PPLS

goodreput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葉黃素玉米黃素傻傻分不清 護眼營養素大解密

葉黃素,是爸媽在為孩子挑選視力保健食品時,首先會聯想到的營養素,究竟哪個才是對視力最有幫助的保健食品?

葉黃素,是爸媽在為孩子挑選視力保健食品時,首先會聯想到的營養素,但坊間同時充斥著許多的視覺保健食品,如玉米黃素、山桑子等,往往讓爸媽在挑選時傻傻分不清楚,究竟哪個才是對視力最有幫助的保健食品?

亞洲大學視光學系主任曾榮凱表示,葉黃素及玉米黃素簡單來說就是「眼睛的天然保護劑」,二者主要聚集在視網膜黃斑部,如兩者能同時攝取,在視覺保健上能達到全面性的提升;而山桑子則內含大量的花青素,能消除眼睛疲勞,並抗氧化、抗發炎,這些營養素各有功效,對眼睛保健有不錯的幫助。

體無法自行合成葉黃素 游離型分子小好吸收

曾榮凱主任表示,葉黃素和玉米黃素皆屬於胡蘿蔔素的一種;葉黃素及玉米黃素的攝取管道皆多來自於天然的深綠色蔬菜中,如甘藍菜、菠菜、綠花椰菜等,水果則如奇異果、葡萄、柳橙等。葉黃素等護眼營養素無法由人體自行合成,得靠多元化均衡飲食補充,但現代人飲食習慣外食居多,若家長評估小朋友於相關葉黃素來源的蔬果仍無法充足攝取,可使用葉黃素保健食品作為補充。

曾榮凱解釋,葉黃素產品目前分成「游離型」(free form)和「酯化型」(ester form)兩種,而游離型相較酯化型來說分子量小二分之一,整體吸收利用率較佳,如欲達到最佳吸收效果,應於飯後或是搭配油脂類食物服用。

聰明挑選葉黃素:純量攝取/玉米黃素及花青素添加

曾榮凱主任建議,挑選葉黃素保健食品時得注意葉黃素「含量」多寡,一般可選擇外包裝標示「兩毫克純量攝取」才能讓人體接收到所期望的效果;另外,選擇有添加玉米黃素、山桑子、黑豆及枸杞萃取物的相關保健產品,都能有一定的護眼功效。

在挑選葉黃素保健食品時,要確保其來源、廠牌及外盒營養標示是否清楚,並留意產品是否有完善檢驗內容,可以挑選有品牌的葉黃素,設計上採咀嚼錠較佳,如日本有專做小兒保健食品的老牌廠商所推出的葉黃素,即採此類設計並搭配酸甜藍莓果汁口味,大大提高孩童的接受度。

養成正確用眼習慣 每年定期檢查視力

曾榮凱主任認為,除了適時補充護眼營養素外,正常作息、多吃蔬果不偏食,每日能夠有戶外活動,每次用眼三十分鐘休息十分鐘,尤其看書時保持三十五至四十五公分距離,別讓眼部過於疲勞,養成正確用眼習慣,才是維護視力健康最重要關鍵;同時建議家長與孩子能夠每年定期檢查視力,可找住家鄰近驗光所作為視力照護的第一線,讓通過國家考試的專業驗光師為視力健康把關,保護全家人的靈魂之窗。

 

延伸閱讀:

葉黃素磷蝦油台灣綠蜂膠蜂王乳維力康超視王PPLS

文章標籤

goodreput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都是下雨惹的禍? 50歲嬤氣喘發作送急診

蔡英明醫師提醒氣喘患者,如遇天氣變化較大時,個人方面除應注意保暖,也建議也建議配戴口罩、勤洗手,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引發氣喘。

50歲氣喘嬤忘記規律用藥 天氣變化引急性發作送急診

一名住於高雄的50歲王阿嬤,罹患氣喘已有十多年,雖有使用吸入性類固醇,但三不五時就會忘記按時用藥。平日她習慣與三五好友於公園健走運動,還不時相約登山踏青,身體還算健朗。直到某日,高雄市連續下雨兩週,王阿嬤出現感冒症狀,持續3天後仍不見好轉,除了咳嗽以外還產生胸悶、呼吸困難等現象。送醫急診後,經使用吸入型擴張劑和類固醇注射後,症狀才得以緩解。

天氣變化大易氣喘? 環境溫溼度是過敏因子

收治王阿嬤的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蔡英明表示,經問診與肺功能、血液檢查後,判定此案例是因天氣變化與感冒導致的氣喘急性惡化,原因除了不規則使用藥物外,也與環境溫、濕度變化有關。

蔡英明醫師表示,氣喘過敏因子多元,天氣變化大是常見的急性發作因素之一。過往台灣時值秋冬之季,門診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問題」,也就是俗稱「感冒」的病患前來求診。而對呼吸道特別敏感的氣喘患者而言,如遇冷氣團來襲,氣溫驟降;或是連日下雨導致環境溼度較高,更是容易造成感冒久咳不癒,甚而導致氣喘急性發作。

破解「類固醇恐慌症」! 提高用藥順從性為治療關鍵

蔡醫師進一步指出,國人氣喘疾病盛行率約有10-15%,雖然迄今臨床還沒有根治的方法,但只要患者定期回診、按時用藥,便能與其和平共處,降低急性發作的機率。然而用藥順從性一直是臨床治療上的常見問題,因多數民眾均抱有「類固醇恐慌症」,害怕使用類固醇藥物將帶來肥胖或聲音沙啞等副作用,事實上,吸入性類固醇藥物僅作用於呼吸道,且劑量與副作用都十分輕微,整體而言,對患者是利大於弊,除了降低氣喘發作機率,也能有效提升工作和生活品質。

降低氣喘發作機率 定期回診監測助良好控制

蔡英明醫師提醒氣喘患者,如遇天氣變化較大時,個人方面除應注意保暖,也建議配戴口罩、勤洗手,避免上呼吸道感染;藥物方面則需規律使用吸入型類固醇,並另外準備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以備緊急使用;而居家環境可以善用空調、除濕來維持溫濕度的恆定。此外也應盡量避免接觸個人過敏原,如塵蟎、狗毛、貓毛等,以免惡化。只要按時回診,透過定期肺功能與尖峰流速器監測,相信氣喘症狀都能得到良好的控制。

延伸閱讀:

磷蝦油台灣綠蜂膠葉黃素蜂王乳維力康超視王PPLS

文章標籤

goodreput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超過預產期 寶寶不退房怎麼辦?

一般懷孕40週為預產期,當懷孕週數超過42週仍未生產,就算是過期妊娠,此時便需要醫療介入

俗話說瓜熟蒂落,但孕媽咪眼看著預產期一天天過去,寶寶卻還在肚子裡,遲遲沒有要退房的意思,讓人心急如焚;如果超過孕產期還沒產兆,孕婦該如何才能「卸貨」呢?若是「過期妊娠」,對寶寶會不會有什麼不良影響呢? 

過期妊娠 胎兒健康危機四伏

嘉基產科主任王培中醫師表示,一般懷孕40週為預產期,當懷孕週數超過42週仍未生產,就算是過期妊娠,此時便需要醫療介入。而臨床上,一般並不會建議等到或超過42週才生產,因為對胎兒和產婦都易有不良的併發症產生;因此,目前多趨向以41週為限,若懷孕41週仍未有動靜,甚至是剛超過預產期,就有可能會建議產婦接受催生。

過了預產期 剖腹產非唯一選項

王培中醫師提到,若是孕婦的預產期已到,寶寶卻沒有任何動靜,可採取三種古人常說的策略來思考:「戰、退、降」;「戰」指的是評估許可後即能積極面對,就是催生;「退」則是繼續等待,但因超過預產期未出生,所以此時胎兒的健康風險也會增加;「降」則是直接開刀,但因需病人全額自費,負擔也相對較高。因此,過期妊娠並不代表一定要選擇「降」:剖腹產,經醫師評估排除非必要的情況,孕媽咪仍可自然產。

避免過期妊娠 定期產檢+規律運動是關鍵

王培中醫師強調,過期妊娠的情況很少,且通常不會讓孕媽咪等到42週以後再生產,因為在孕期最後一個月,每週都會進行產檢,若在檢查過程中發現異常,就會建議孕婦盡快進行生產,以免危害寶寶健康。若想降低過期妊娠的風險,除定期產檢外,最重要的就是規律運動,好為分娩做準備。

延伸閱讀:

台灣綠蜂膠磷蝦油葉黃素蜂王乳維力康超視王PPLS

文章標籤

goodreput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口服藥物輔助治療 帶領鬱友「鬱」見光明

劉宗憲主治醫師呼籲,若出現疑似憂鬱症狀應勇於面對及早就醫診斷,才不會錯失治療良機。

一名40歲林小姐,長期出現失眠、注意力不足、認知功能減退,以及整天情緒低落、提不起勁的現象,嚴重影響工作狀態。在家屬建議下就醫,確診罹患憂鬱症,起初先以抗憂鬱劑藥物治療,但經過2個月的療程,症狀沒獲得改善,因此她對治療失去信心,自行中斷治療,導致病情更加惡化。

後來林小姐求助於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劉宗憲主任醫師,經評估及溝通後,建議她除了抗憂鬱劑藥物治療之外,再搭配「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輔助治療。治療一週後,不但睡眠品質大幅改善,白天更有活力,也提升工作的專注度。現在林小姐病情穩定控制也已經停藥,只需規律回診追蹤即可。

情緒隱藏「憂鬱」危機  及早就醫揪出病因

收治這位林小姐的劉宗憲醫師表示,臨床上,看似症狀輕微的患者,可能都是嚴重憂鬱症的高危險族群。劉醫師提醒,若出現活力減退、焦躁不安、生活喪失樂趣、專注力下降、工作效率減退、睡眠障礙等問題長達兩週,就該警覺是否罹患憂鬱症疾病,且盡快就診檢查及治療。

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輔助療法  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劉宗憲醫師進一步說明,憂鬱症若未接受適當治療,可能會一再復發惡化成重鬱症或慢性化,長期下來恐將加重患者失能程度,嚴重影響健康。若鬱友對於第一線抗憂鬱劑治療反應欠佳時,可與醫師溝通適當合併「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進行輔助治療,進一步改善憂鬱症狀與相關的認知功能,以提升治療成效。

適時抒發負面情緒 有症狀應及早診治 

劉醫師建議,憂鬱症除給予藥物治療外,平時應藉由適度的休息與放鬆,轉移負面情緒。他並強調,習慣性壓抑憂鬱情緒是不正確的行為,如有症狀應勇於面對,才不會錯失及早治療的良機。.

延伸閱讀:

超視王台灣綠蜂膠磷蝦油葉黃素蜂王乳維力康PPLS

文章標籤

goodreput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與高危險妊娠保持距離 生育年齡是關鍵

高危險妊娠係指孕婦在懷孕期間,因來自母體本身或在孕期中存在危及母胎健康、生命安全的任何情況,進而增加母體或胎兒之生產風險。

俗諺「生得過麻油香,生不過四塊板」,藉以描述女性若生產順利,就能在坐月子時喝燒酒雞調養身體,但若生產過程不順利,則以四塊板形容棺材,比喻可能有死亡的風險;字句皆凸顯出女性懷孕生產潛藏著許多不可預期的風險。而隨著現代人生育年齡延後,出現高危險妊娠的風險也更跟著愈來愈高!

高危險妊娠風險大 太晚生育是主因

國泰醫院婦產科專任主治醫師張美玲表示,高危險妊娠係指孕婦在懷孕期間,因來自母體本身或在孕期中存在危及母胎健康、生命安全的任何情況,進而增加母體或胎兒之生產風險,常見的高危險妊娠包括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子癇前症、早產、胎兒生長遲緩、前置胎盤、多胞胎等。

張美玲醫師指出,除太晚生育的高齡產婦是主因外,其他像是青少女懷孕、體重過輕或過胖、媽媽本身有慢性病或遺傳性疾病,以及有不良生活習慣,如抽菸或酗酒者,都將使孕媽咪暴露在增加罹患高危險妊娠的風險。

剖腹產非唯一選項 生產方式視適應症狀處置 

而被診斷為高危險妊娠的準媽媽,就只能選擇剖腹生產嗎?張美玲醫師說,高危險妊娠孕婦相較於一般孕婦,其潛在的懷孕和生產相關風險雖較高,但高危險妊娠並不一定符合健保署所規範的剖腹產適應症,因此仍必須依照每個孕婦的疾病種類、症狀,做出最適切且相對應的處置並依照規範決定其生產方式。

避免高危險妊娠 從懷孕前開始做準備

張美玲醫師提到,高危險妊娠每一種症狀對胎兒與母體的潛在風險影響程度不一,如常見的妊娠高血壓,其可能會造成胎兒體重過輕、羊水不足、早產、缺氧、胎盤早剝等;而妊娠糖尿病則相反,可能使胎兒體重過重、羊水過多、肩難產、缺氧;若待產時併發產程過長或胎兒窘迫,則建議改行剖腹產;要預防高危險妊娠之發生,從懷孕前即開始做準備:如孕前已患有慢性疾病者,包括代謝症候群、甲狀腺功能異常、自體免疫疾病、氣喘、貧血等,應盡力控制在穩定狀態再計劃懷孕;如有重大疾病者,則應先徵求專科醫師同意;如很久没有接受健康檢查者,可考慮在孕前安排一次,以了解有否須要治療之疾病;並在孕前至少三個月及孕期首三個月,補充適量的葉酸,有助胎兒發育;如有體重過輕或過胖者,應先控制體重在理想範圍内(BMI 18-24);戒掉不良生活習慣,注意孕期營養素攝取。

拒成慢性病患者 產後追蹤是關鍵

張美玲醫師提醒,在孕期發生之疾病,不同症狀的表現差異相當大,因此必須透過懷孕前的個人疾病史、懷孕時的定期產檢,施以體重、血壓、尿液、血液、超音波、胎兒監視器等測量及檢查,加上配合醫囑及衛教,才能盡早發現問題,以獲得適當控制,降低所有可能產生的風險。而高危險妊娠若跟代謝相關的孕媽咪,其日後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發生機會高於一般人,因此產後務必持續定期追蹤,並加以自我飲食及生活型態管理,才能避免日後成為慢性病患者。

延伸閱讀:

維力康超視王台灣綠蜂膠磷蝦油葉黃素蜂王乳PPLS

goodreput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狐臭患者逾5成無自覺 名醫提供快速檢視法

據調查,若雙親皆有狐臭,將有80%的機率遺傳到下一代,若父母只有單方有此症狀,那子女也有高達50%的遺傳機率。

人體若不自覺散發汗臭或是體臭味,往往讓周邊人感到不適,進而會退避,當事者更可能因此感到困擾與尷尬,重者則可能引發自卑,造成社交畏懼,深深影響人際關係發展。即便體臭或是狐臭影響的層面可大可小,但仍有許多人分不清狐臭或是汗臭的差別,根據統計數據指出,竟有高達五成的狐臭患者,對自身患有狐臭症狀毫無自覺,通常是身邊的親密朋友好意提醒才發現。為讓民眾可自我進行狐臭檢視,皮膚科名醫特別提供快速檢視法,以便利日後進行治療及抑制。

頂漿腺過於發達易狐臭 成因多為遺傳而來

皮膚科名醫黃耀立醫師說明,狐臭的成因多為遺傳而來,而女性的發生率略高於男性。據調查,若雙親皆有狐臭,將有80%的機率遺傳到下一代,若父母只有單方有此症狀,那子女也有高達50%的遺傳機率。而狐臭主要是腋窩部位的汗腺-頂漿腺過於發達,所代謝出的分泌物與汗液中的細菌分解而形成,於天熱多汗時尤為明顯,且容易在淺色衣物上留下淡黃色污漬。雖說狐臭並非疾病,也非罪過,但卻會成為心理屏障。

狐臭指數表自我檢測 8分以上恐有嚴重狐臭

如何得知自己是不是有狐臭?黃耀立醫師表示,可透過狐臭指數表來進行自我檢測,表中共設置九項題目,每題得分為1~2分,若總得分在3分以下,那狐臭指數大約10%;4-5分狐臭指數約60%;6-7分約80%;若是8分以上,那狐臭症狀可能就較為嚴重了,但只要有狐臭指數都建議立即進行諮詢治療。

【狐臭症狀評量題目】

是否身為女性 (計1分)

母親是否具有狐臭 (計1分)

父親是否具有狐臭 (計1分)

具有油、濕性耳垢症狀 (計1分)

夏天一定要用體香劑 (計1分)

淺色上衣腋下處有淡黃色污漬 (計1分)

運動過後,身邊人會保持距離 (計1分)

流汗過後曾看人掩鼻而過 (計1分)

緊張或亢奮時,會產生異味 (計2分)

使用香水、止汗劑治標不治本 施打肉毒桿菌素維持時間短
至於狐臭該如何治療呢? 黃耀立醫師指出, 消極的作法大多使用香水或是止汗劑來掩蓋氣味,但實為治標不治本;長久使用可能有健康上之疑慮,而透過施打肉毒桿菌素抑制乙醯膽鹼分泌跟小汗腺有關,完全無法作用於與狐臭有關的頂漿腺上,且維持時間較短,大約6-8月,需要不定時進行補打。積極的作法則可透過手術治療,像是頂漿腺刮除手術、微創手術、超音波手術…等,但因手術可能會因傷口造成感染、疤痕或是清除不乾淨,以及術後長達兩週恢復期以上無法自主等問題,且相當多人的觀念仍停留在交感神經切除手術後汗水代償問題,因此而卻步。

微波止汗系統專治「腋下汗水及異味」 水貨橫行小心防範

近年來,大多數狐臭治療轉往接受微波止汗系統,此系統通過美國FDA安全、有效雙認證,是專治「腋下汗水及異味」之非侵入性療程,主要可運用專利微波科技破壞產生汗與味道的大小汗腺,優點是無疤痕,臨床上約有90%以上民眾,做一次療程即能改善腋下多汗及狐臭問題;不過,黃耀立醫師強調,由於微波止汗系統治療狐臭備受肯定,以致有不少水貨橫行於市,若是施打到非原廠機、舊款機種或是非原廠探頭,將可能造成感染、燙傷及療程無效之風險,而若是遭遇診所拆打或共用探頭,則可能造成嚴重之血液類感染性疾病,民眾不得不多加防範。

延伸閱讀:

台灣綠蜂膠維力康超視王磷蝦油葉黃素蜂王乳PPLS

goodreput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氣忽冷忽熱 血管拉「緊」報!

近年來,許多研究顯示,積極控制高血壓可顯著降低腦中風發生率,且有中風病史者更應積極控制血壓以預防二次中風。

只有冬天需要注意血壓控制嗎?時序進入秋天,早晚日夜溫差大,加上白天持續高溫頻繁進出冷氣房,血管急速收縮使血壓急遽攀升。若患者已長期血壓控制不良恐造成血管阻塞、破裂,某天將可能突然引起腦中風發作!因此,高血壓患者平日就應積極控制血壓,勿忽略秋天潛藏的危機。

高血壓發生腦中風機率比常人高3倍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陳廷耀醫師根據院內臨床研究指出,高血壓患者發生腦中風的機率是正常人的3倍,且有近7成的腦中風患者同時患有高血壓,顯見高血壓是腦中風最主要的危險因子。腦中風的發生往往讓人措手不及,常有患者睡前還好好的,一覺醒來就腦中風送急診。尤其是天氣忽冷忽熱,高血壓患者應提高警覺,遵從醫囑按時服藥回診,並養成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定期量血壓的良好生活習慣,以防發生腦中風甚至危及性命安全。

未照醫囑按時服藥回診 50歲男子急性腦中風

近年來,許多研究顯示,積極控制高血壓可顯著降低腦中風發生率,且有中風病史者更應積極控制血壓以預防二次中風。陳廷耀醫師表示,常遇患者控制血壓態度消極,或血壓穩定後便自行停藥。臨床上曾收治一名50歲男性患者,因長期疏於控制血壓,也未照醫囑按時服藥回診,不料某天早上突然暈倒送急診,診斷為急性腦中風,至今仍需仰賴家屬照顧生活起居,無法回到工作崗位。

陳廷耀醫師進一步說明,目前高血壓治療藥物以單錠複方為主流;臨床觀察,一天只需服藥一次的患者,其服藥順從性明顯優於一天需服藥二次以上的患者,建議患者可根據自身狀況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的藥物。

對藥物有疑慮切勿自行停藥 應立即向醫師或藥師諮詢

前陣子高血壓學名藥採用含動物致癌成分的原料藥,導致一連串回收下架事件,不但引發民眾恐慌,甚至有患者因此貿然停藥。陳廷耀醫師解釋,許多患者其實並不清楚原廠藥與學名藥的差別;但是即使學名藥與原廠藥成份、劑型、劑量皆相同,藥品是否安全仍牽涉原料藥品質、藥品製程、製造產線的品管等面向,而原廠藥有豐富臨床試驗佐證安全性與療效,相對而言更有保障。因此尤其像高血壓患者需長期服用降血壓藥,除了增加醫療相關知識,當對藥物有疑慮,應立即向醫師或藥師諮詢,選擇安全有保障的藥物,切勿自行停藥。

以上衛教資訊由台灣諾華協助刊登

延伸閱讀:

磷蝦油超視王台灣綠蜂膠維力康葉黃素蜂王乳PPLS

goodreput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嚇! 婦人頸椎被癌細胞吃塌陷才知肺癌末期

彭忠衎主任說明免疫療法就是喚醒自身免疫系統T細胞上的「PD-1免疫檢查點」的免疫機制,進而啟動自身免疫系統對於癌細胞的攻擊。

一名60歲婦人,因手麻腰痠到醫院看神經外科,經檢查後意外發現她的肺部有不明陰影,經胸腔內科確診罹患肺腺癌第四期,癌細胞已轉移至淋巴與骨頭,頸椎更被癌細胞吃到塌陷壓迫神經!

三軍總醫院胸腔內科彭忠衎主任指出,婦人就醫時情況不是很樂觀,病理檢驗又顯示無基因突變,因此無法使用標靶藥物,若單用化療,存活期恐只剩半年。所幸今年初,台灣通過了肺癌免疫療法合併化療治療準則,在醫師建議下,病患接受了合併療法,僅三個月的時間,雖然PD-L1表現量低,治療已明顯見效,腫瘤大幅減少。

晚期肺癌單靠化療 存活期不樂觀

三軍總醫院胸腔內科沈志浩醫師分享另一名肺癌第四期婦人,因體重在一年內驟降十幾公斤才就診,癌細胞已轉移至腦部,因無基因突變無法使用標靶藥物,但檢測PD-L1表現量高,在單用免疫療法並搭配腦部放射線治療後,僅三個月體重回升5至6公斤,且腦部腫瘤已消失。

對於晚期肺癌患者,沈志浩醫師表示,第一線治療大多仰賴標靶藥物與化療兩種治療方式,但標靶藥物有其侷限,近半數患者,因體內沒有基因突變,無法使用標靶藥物治療,治療方式僅剩化療能使用,使得這些患者的存活期往往不太樂觀,而免疫療法的問世,改變了晚期肺癌的治療現況。

彭忠衎主任說明,免疫療法就是喚醒自身免疫系統T細胞上的「PD-1免疫檢查點」的免疫機制,進而啟動自身免疫系統對於癌細胞的攻擊。免疫療法治療前,先進行腫瘤細胞PD-L1表現量檢測,可幫助醫師診斷治療療程,預測治療療效,並可避免醫療資源的浪費與經濟負擔。如果表現量大於50%,可單用免疫療法;若PD-L1表現量較低,則可合併化療使用。而PD-L1表現量的檢測,相較於標靶藥物基因檢查來得快速且價格較低,有些醫院甚至提供免費檢測。

肺癌患者新希望 免疫療法大幅提高存活率

根據研究數據來看,彭忠衎主任進一步說明,若PD-L1表現量大於50%,一線單用免疫療法,其藥物反應率達45.5%,高於傳統化療的29.8%;即便PD-L1較低,若搭配化療使用,一年總體存活率仍達七成,優於單用傳統化療。

沈志浩醫師也指出,相較於單用化療的無疾病惡化存活期平均不到一年,免疫療法合併化療使用無疾病惡化存活期則可延長至1年7個月,且相較於化療與標靶藥物,後期都有抗藥性問題,免疫療法經臨床實驗,1至2成後續病況都可維持平穩。

台灣每年因肺癌而致命的人數仍居高不下,且多半就醫時已是晚期,彭忠衎主任呼籲,吸菸族群、長期暴露二手菸族群、家族病史、長期暴露於油煙的家庭主婦都是肺癌高危險群,最好能每年做一次胸腔X片檢查,確保遠離肺癌的威脅。

 

延伸閱讀:

超視王磷蝦油台灣綠蜂膠維力康葉黃素蜂王乳PPLS

goodreput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